2015年5月5日 星期二

苜蓿芽等生鮮芽菜 9成以上大腸桿菌超標



台灣近年流行養生、塑身風,許多人吃的有機餐、減肥餐均含苜蓿芽等生鮮芽菜,但衛福部上午首度公布超市、超商販售生鮮芽菜類檢驗結果,40件產品中有39件的大腸桿菌群(97.5%)、5件的大腸桿菌數(12.5%)、7件的金黃色葡萄球菌數(17.5%),超過即食食品限量值,且有2件食品的金黃色葡萄球菌證實具有腸毒素產生能力,生吃恐使人噁心、嘔吐、下痢。


食藥署研檢組代理科長林澤揚說,一般而言,生鮮蔬果會檢驗農藥殘留等項目,而不是大腸桿菌等生菌,但豌豆苗(嬰)、苜蓿芽、豆芽等芽菜類因生食習慣普遍,該署才以即食食品的標準去檢視生鮮芽菜;依目前即食食品規範,大腸桿菌群、大腸桿菌數分別不得超過1000 MPN/g、10 MPN/g,而金黃色葡萄球菌則是不得檢出。

至於這次檢驗結果,則是40件中有39件檢出大腸桿菌群超過1100 MPN/g,5件檢出大腸桿菌數15~460 MPN/g,1件豌豆嬰、3件豌豆苗及2件苜蓿芽檢出金黃色葡萄球菌數3.6~240 MPN/g,其中1件苜蓿芽及1件豌豆苗分離的金黃色葡萄球菌還具有產生腸毒素的能力。

針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與腸毒素關係,林澤揚解釋,金黃色葡萄球菌普遍存在於人體表皮上,其中約5成可產生腸毒素,若食品中含這類金黃色葡萄球菌,將比一般金黃色葡萄球菌更易引起腹瀉等腸胃道等症狀。

林澤揚表示,非即食食品本來就不該生吃,目前卻盛行直接吃生鮮芽菜,呼籲健康成年人若要生食芽菜,定要把它當成一般蔬果、吃前務必清洗乾淨,但老人、小孩與嬰兒則根本不建議生吃,煮過吃才好;另呼籲業者應加強此類產品衛生,建議加註「須清洗後食用」標示以提醒民眾,以防食物中毒發生。(邱俊吉/台北報導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